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
:::

首頁 > 音樂戲劇 > 客家戲劇

台灣戲曲概說

臺灣的客家戲曲可分為「小戲」與「大戲」兩部分,小戲為「三腳採茶戲」,亦稱為「三腳戲」;大戲則為「採茶大戲」,也稱為「改良戲」、「客家大戲」。

約在明末清初,中國民間小戲最活躍的時候,由茶農在工作時所唱的採茶歌起始,漸漸與民間歌舞配合,形成了「採茶燈」,亦稱作「茶籃燈」,後來表演內容、唱腔及形式不斷地多樣化,再加上絃樂器的伴奏,逐漸發展為只有三個腳色(二旦一丑)的形式,表演風格輕鬆活潑熱鬧,內容以即興演出為主,故事簡單,反應生活的小戲,即是所謂的「三腳採茶戲」。

三腳採茶戲由敷演茶郎「張三郎賣茶」的故事而得名,自中國隨移民傳入臺灣後,逐漸流行於客家族群聚落中,而於清末民初時期達到鼎盛。歌詞與對白幾乎都有一套程式,劇情、唱腔固定,故事分為數段,以張三郎採茶賣茶做為故事主軸,用說白、唱腔鋪陳劇情,並加入簡單的歌舞動作。此種表演方式及內容,深受早期來臺客家族群之喜愛,是相當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

而「客家大戲」為民國十年左右,受時代環境及外來劇種影響下所形成之新劇種。由於僅由一劇目組成的三腳採茶戲已不能滿足觀眾娛樂之需求與廟會供需,藝人紛紛學習、吸收客家山歌及外來劇種之音樂、劇目及表演方式。在當時的廟會活動中,亂彈及四平戲是野台戲之主力,故亂彈、四平戲即成為客家大戲學習模仿之對象;另在戲班演員與外江戲(海派京劇)演員交流及時間蘊含下,漸漸發展成為演員人數眾多、講究舞台表演,包括音樂、科介、服裝、砌末、化妝等多項藝術的綜合表演。因經過改造,一般稱為「改良戲」,以和傳統三腳採茶戲有所區別。

現今,傳統三腳採茶戲已較難得一見,多融入大戲表演之中,客家大戲雖由三腳採茶戲之基礎蛻變而成,演員腳色早已超過三人,但仍保有客家傳統「九腔十八調」之風格韻味及三腳採茶戲丑角口白詼諧逗趣、作表活潑生動之喜劇特質。唱腔除由「九腔十八調」發展變化外,也吸收其他劇種及民間歌謠小調,作為客家大戲的養分,不斷茁壯。客家大戲可算是臺灣本土產生的劇種之一,並持續在創新演進,已逐漸走向精緻化與專業化,甚至進駐「國家戲劇院」,呈現新的藝術風貌!
瀏覽數  
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
請輸入此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