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謠

民謠是直接反映生活的,與人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以及居住的地理環境、氣候等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傳統的客家人因客觀條件的限制,大多居住在山區或丘陵地帶,靠著耕田或種茶維生,因此唱的多為山歌或採茶歌。客家山歌源自鄉野山園,是客家先民在從事耕種或閒暇時所隨興創作出來的音樂,原本只是單純的歡呼或唉嘆,後來為了配合採茶、挑擔、耕種等勞動工作而唱出曲調自娛,或是與山嶺之間一起來勞動的夥伴互相問候、勉勵。到更後來,有時是為了呼朋引伴,或吸引異性而相互調侃、哼唱情歌,又或者是為了與對山的朋友高聲談話,而讓簡單的韻律性旋律逐漸演變成更完整的曲調歌聲,並慢慢形成所謂的山歌。

 

客家山歌演唱時,講究嗓音高亢、嘹亮,以表達原始奔放的情感,同時也強調聲腔之韻味,以配合語言的特質。演唱形式以獨唱和對唱最為常見。其中「獨唱」以抒發心情為主,「對唱」則源於戶外生活,在廣闊的山林田野中,看見附近田野也有人在工作,於是以高聲歌唱問候,對方聞聽後開始呼應答腔,用歌聲你來我往,用唱歌的方式達到對話的目的。

 

台灣桃、竹、苗地區是客家人居住的大本營,這裡流行傳唱著客家的「老山歌、山歌子、平板」等三種重要且具代表性的山歌曲調,被稱為客家的三大調,演唱時多是透過即興來填詞,但歌者必須先掌握客家語言的基礎,再將唱詞的聲韻與唱腔作自然緊密結合,方能做到「以字行腔、腔隨字轉」的生動氣韻。

 

老山歌

老山歌又名「大山歌」,也有客家人稱為「吊高聲」,是客家山歌的最傳統,也是最初始的歌唱形式,特點是節奏為自由的散板,且無固定歌詞,歌者通常即興演唱,曲調結構音為La、Do、Mi,風格樸實、音域寬廣,最能表現客家山歌的深度與演唱技巧的高難度。因為,節奏、換氣、拖腔,都得靠歌者掌握在一線之間,否則因為拖腔的運用,速度容易拉慢,而影響了歌調的流暢性。因此,很多沒有經驗的客家歌手們,往往視唱「老山歌」為畏途。事實上,當格律化的歌詞熟練之後,4字、3字、2字、5字後的拖腔妥切運用,唱完之後,歌者常能達到心曠神怡的感受。

 

山歌仔

山歌仔與老山歌有著相同的曲調結構音「La、Do、Mi」,前奏也與老山歌完全相同,但與老山歌不同之處在於它有固定的節奏(4/4拍),且音域寬廣、切分的節奏效果,大大的增加了歌曲的流暢性;依字行腔的滑音與咬字,充滿濃濃樂天知命的客家原味,深受客家歌手們的青睞。

 

雖然演唱山歌仔是一般學唱客家山歌的入門歌調,但在基本的山歌仔曲調模式之下,經過不同階段的客家歌手們的改造新聲,「平起高結」、「高起平止」的歌唱技巧,早已是客家歌手們演唱客家山歌仔的基本素養。因此,若不懂得平淡中變化多端的山歌仔特性,必定唱者有意,聽者索然無味。

 

平板

客家三大調中「平板」與山歌子,同樣是客家採茶戲中最主要的曲調,又稱改良調,屬徵(Sol調式,有固定節奏(4/4拍),曲調委婉而柔美,十分具有親和力,深受客家鄉親的喜愛。同樣叫「平板」,男調和女調在唱腔上又有些許差別。對於人們情感中的悲傷喜樂,它都能深刻的表達。

 

南部地區的客家民謠,也有所謂的「四大調」,即「正月牌」、「半山謠」、「搖兒歌」和「大埔調」。

 

正月牌

源自美濃地區八音「噠仔調」。此曲已流傳百年以上,然而受到坊間曲譜記譜不全的影響,今日南部和北部有兩種不同的版本在流傳。這是一首充滿原始韻味的美濃曲調。末段原為樂曲尾聲部分,有時伴奏樂師與獨唱者一齊合唱。

 

半山謠

半山謠是美濃地區頗具特色的一首山歌,曲調融合了原住民歌調,歌詞仍強調美濃的地方特色。「自從唔識起北風,北風吹來鑼鼓動」,正點出了美濃的地理環境和特殊氣候,以及客家的文化背景。據當地耆老們的說法,原為「番仔曲」的曲調,被客家音樂吸收之後,廣受人們喜愛並流傳普遍,也為族群融合做了最佳見證。

 

搖兒歌

搖兒歌是美濃地區的古老山歌,早年客家男人「晴耕雨讀」是份內的事,婦女們除了勤儉持家外,農忙時也得下田工作,男人有時也會分擔照顧幼兒之事。從搖兒歌原有的歌詞上了解到,這是首爸爸唱搖籃歌(催眠歌)。依美濃地區耆老們的說法,早期常見在客廳的方桌下,綁上一個簡易的吊床,父親坐在一旁研讀,同時用一隻腳輕搖吊床,若遇幼兒啼哭,就會哼唱這首搖兒歌哄兒入睡。

 

大埔調〈美濃山歌調〉

大埔調又稱「下南調」或「美濃山歌調」,是高屏地區的山歌,曲調源自嗩吶曲(噠仔曲)「送郎歸」,曲名則是沿用原鄉嗩吶曲「廣東大埔調」而來。之前陳建中先生將它取名為「美濃山歌調」是美濃地區土生土長的山歌。

 

客家民謠的另一種類別是「小調」,亦稱「小曲」,有的流傳在特定的地區,有的甚至普遍到全國。唱詞因民間藝人傳授或唱本流傳,所以比較固定。小調也因形式多樣且富於變化,藝術加工痕跡明顯,相對於山歌,它的曲調較為流暢,結構較為工整,容易受大眾所喜愛,因此傳唱範圍甚廣。

 

客家小調豐富又精采,曲調、歌詞較為固定,有的曲調韻味獨特自成一格,有的吸收了江南小曲或少數民族的風格色彩,在台灣亦有與原住民和閩南歌謠相互融合的山歌小調,如半山謠、撐船歌等。小調的表演形式除了獨唱外,最常見的就是對唱,試想在傳統的農業社會中,人民的生活辛勞、困苦又單調,人們在工作閒暇之餘相互對歌,自然為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少情趣,當然對唱也是戲劇表演中不可或缺的表現形式。在眾多傳統客家小調中,最令人熟悉的就屬「賣酒歌」和「桃花開」了,老一輩的客家人幾乎都能朗朗上口,小調歌詞中常加入了許多襯字或襯詞,增添了不少民歌的特殊風格與色彩,歌者若能十足掌握婉轉靈巧的演唱技巧,那就更顯得餘音繞樑百聽不厭了。

 

山歌小調表現所運用之歌詞,屬於民俗的口語歌唱文學,不論識不識字,只要有興趣、有感受,都能隨時自編自唱,所以大多聽來順口、易懂、易讀、好記。這也是山歌小調能夠普遍深入客家人的心中,成為早年客家人日常休閒消遣自娛的一種基本能力,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在客家山歌調方面,臺灣的客家山歌調,其發展就地理上而言,可區分為南北兩個區域。北部包含桃竹苗地區,南部則為六堆地區,包含高雄美濃、屏東的麟洛、高樹、內埔、佳冬等地。由於地理的區隔,因此南北客家山歌調,呈現不同的特色。北部地區的客家山歌調,受到傳統戲曲的影響,在傳統戲曲中,往往將客家山歌調,加以改編、加工,並且大量的吸收了外來的小調,使得北部的客家山歌調,呈現多樣化的色彩。而客家南部地區的客家山歌調,由於地理環境較為封閉,因此客家山歌調保存了傳統的風貌,較少創新。

   

自從1962年民間發起了客家歌謠研究會,1963年中國廣播公司舉辦了第一屆全省客家歌謠比賽,客家歌謠的風潮,便持續延燒。現今的客家山歌比賽,幾乎已成為客家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活動,其中最負盛名的,則為新竹縣竹東鎮公所主辦的「台灣區客家歌謠歌唱比賽」,除了竹東鎮的客家山歌比賽,在其他地區或單位,也都舉辦了客家山歌比賽,例如桃園縣客家盃歌謠比賽、風城客家民謠比賽、中壢市客家聲韻大家傳客家歌謠比賽等等。在這些比賽當中,除了可以見到老一輩的客家山歌調演唱者,更可以見到年輕的參賽者,承接了客家母語與傳統的客家山歌調演唱。

 

 

除了客家山歌調比賽,客家山歌研習班,也紛紛成立,無論是地方政府,以及各鄉鎮、社區、社區大學、文化發展協會等,都成立自身的客家山歌研習班。例如新北市就有推廣客家山歌民謠的計畫,並且結合社區大學及各鄉鎮市社區,成立山歌民謠研習班。又如南投縣文化局也成立了「客家歌謠班」。今日類似於山歌班的組織,不侷限於客家地區,在非客家人聚集的地區,也可見到。這些山歌班定期聘請教師教學,以及每週固定練唱,而其功能,不僅擔負著傳唱山歌的責任,也是客家人聚會的所在。在客家山歌調的研習班中,傳唱的歌曲,主要為客家三大調、小調與客家流行歌曲。而小調與客家流行歌曲,由於詞曲較為固定,因此較易學習,而三大調,則需要較長時間之學習,才能即興的演唱出傳統的風味。

 

另外,民間也紛紛成立立案的客家山歌演藝團體,這些演藝團體,除了傳唱傳統客家山歌調之外,另外也有所謂的合唱團,演唱新創的客家流行歌曲,並以美聲的方式呈現。

 

上述的演藝團體,在演出的內容上,往往也不僅止於客家山歌調的演出,有些甚至融合了客家八音、話劇、客家三腳採茶戲等元素,節目內容的鋪陳較為多樣化。而也有客家流行音樂的創作者,試圖與傳統的客家山歌調對話,或是將其融合至流行音樂當中,使得傳統重新包裝,更易為一般年輕人所接受。例如來自加拿大的環保音樂家馬修連恩,便走訪各個客家村落,蒐集了老、中、青三代的客家傳統山歌調,重新編排,製作成全新的專輯

   

現今的工商社會當中,客家人往往能夠藉由參與客家的民間團體,例如山歌班,找回自身族群的認同。而由於山歌班的普及,也使得沒落的客家音樂市場,找出了發展的空間。由於客家山歌班的林立,因此客家山歌調獲得了較完整的傳承,甚至於較為偏遠的東部地區,也有著客家山歌班的活動,然而一般參與山歌班的民眾,主要抱著休閒娛樂的心態,因此,如何提升山歌班中教與學之品質,使得客家山歌調獲得進一步的發揚,則需未來更多的發展與努力。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