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通訊社-新北客家義民爺文化節 緬懷乙未戰爭新北市府客家事務局長賴金河表示,新北市義民爺祭典自民國86年開辦邁入第21年,藉由義民爺節慶活動,以科技化、在地化、年輕化形塑新北特色文化。 賴金河表示,義民爺信仰是祭祀西元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英勇保鄉衛民犧牲的義勇軍,演變成獨特的台灣本土客家信仰,也是北台灣客家人重要祭典。 延續200多年的「奉飯」習俗,是當年義勇軍出征前,地方老少挑擔奉飯供應酒食,慰問征戰的義勇軍。 林爽文事件平定後,鄉民撿集新竹死難的客家人200多具骨骸,合葬於新竹縣新埔鎮枋寮,興建褒忠亭義民廟祭祀。每年新北市客家鄉親都會南下迎請義民爺北上祭拜,並以挑擔奉飯祭祀祈福。 賴金河說,清廷因甲午戰爭戰敗,簽馬關條約將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1895年在三峽三角湧河畔所發生的乙未戰爭,包括隆恩埔戰役、分水崙戰役,是義勇軍抵抗日本的第一勝。 1895年7月13日,日軍在推進到桃園、新竹的過程中,在隆恩埔遭遇以三峽客家籍為首的三角湧抗日義勇軍伏擊,幾乎全軍覆沒。 在乙未戰爭中,分水崙戰役也因為義勇軍實施袋形戰術圍擊,客家義民軍由於熟悉山地地形,且採取游擊戰術,是日軍入主台北城後,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役。 賴金河說,隆恩埔、分水崙兩戰役,是讓日本人知道台灣人民抗日決心的決定性戰役。今年是乙未戰爭123週年,新北市客家義民爺文化節將邀集高中生以彩繪公車與遊行,緬懷隆恩埔戰役犧牲的義勇軍,讓今年義民爺文化節除維持傳統,也融入青春氣息。 18日、19日除安座、祭祀大典,還有酬神大戲、DIY活動及在地藝文表演、客家義民信仰展,闖關打卡換精美義民爺平安符。20日為陣頭送神。(編輯:張銘坤) 瀏覽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