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鄉找茶─兩岸客家茶文化特展 

客鄉找茶—兩岸客家茶文化特展

《新聞稿》

  提到客家茶,一般人多半還停留在「客家擂茶」的刻板印象,卻忽略了千百年來,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胼手胝足所創造的輝煌茶產業成就。打開中國茶業史,從南遷後主要的棲息地中國贛南、閩西、粵東等客家原鄉,到浮海東渡後的臺灣寶島,甚至在海外打拼的眾多客家族群聚集地區,都可發現茶產業蓬勃發展的軌跡與光芒。

  因此廣義的客家茶其實應包含兩個層面:其一為客家茶鄉,即有多數客家人居住並廣植茶葉的地區:包括中國廣東省梅州市、河源市、英德市、饒平縣、湛江市;福建省南靖縣、詔安縣、永定縣、永春縣;江西省的上猶縣等;以及臺灣的臺北、桃園、新竹、苗栗、南投、高雄、宜蘭、花蓮、臺東等,縣內主要客家族群種茶地區,都可以列入客家茶鄉的範圍。

  其二,經由客家人研發成功或客家文化獨創的茶品,如膨風茶(又稱白毫烏龍、椪風茶、東方美人茶)、酸柑茶、柚子茶、柚香茶等,源於客家人勤儉惜物的天性而創出,也最能反映客家精神與風貌。

  為了讓國人瞭解客家人與茶產業的密切關連,以及因此所發展出的繽紛茶文化,臺北縣政府客家事務局〈台北縣客家文化園區〉特別選在雨前三月、春茶萌芽伊始的季節,盛大舉辦〈客鄉找茶—兩岸客家茶文化特展〉。展期自98年3月14日(週六)起至8月9日(週日)止,歡迎民眾蒞臨參觀此項別開生面的茶文化盛饗。

  展覽開幕茶會暨全球第一本兩岸客家茶文化專書---吳德亮《客鄉找茶》新書發表會,將於3月14日下午1330~1530盛大展開,現場除了有大成國小茶藝隊為與會來賓泡茶奉茶外,還有「客家五大茶席」的表演與奉茶,由資深茶藝師沖泡西岩山大紅袍、鍋叾茶、東方美人茶、酸柑茶、柚香茶等客家五大茶席分享。

  此外,3月15日(週日)下午1400~1600在園區尚有〈客家酸柑茶與柚香茶現場製作表演與教學〉活動,由來自苗栗頭份的許時穩以及花蓮的彭成國兩位資深茶農為民眾示範解說客家獨有的酸柑茶與柚香茶的製作方式,現場將免費贈送100份花蓮柚香茶,送完為止。

  為了提昇客家茶文化的學術地位,園方也於3月22日(週日)下午2時至4時,特別舉辦首屆〈兩岸客家茶文化學術論壇〉,邀請產、官、學各界客籍人士發表論文,包括范增平(中華茶文化學會會長)、吳聲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葉改良場台東分場場長)、陳國本(中國華南農業大學茶學系主任)、劉紹文(親民技術學院校長)、黃正敏(台灣區製茶公會前理事長)、廖亭朝(中華國際無我茶會前理事長)等。

  本次展出將徹底顛覆過去您對客家茶的觀念,而豐富的圖文、實物、茶品等展示,更能讓您深入瞭解客家茶的發展與風貌,不容錯過。

◎展覽內容簡介:
1.客家人種植茶葉與發展
  橫越黑水溝來到臺灣的客家移民,在丘陵與山區辛勤拓墾,延續原鄉茶葉的種植,不僅開創了當時臺灣農業社會的經濟奇蹟,也使古老的中原文化得以在寶島綿延。延續到今天,客家人主要聚集地區的桃園、新竹與苗栗三縣,加上臺北、南投、花蓮、臺東、宜蘭、高雄等縣的客家人,茶產業約佔台灣的五分之三左右。
  
  而做為全球最大產茶國與輸出國的中國大陸,有四分之一的茶產業是在客家地區,根據中華茶文化學會的最新統計,江西客家地區的贛南茶產業約佔該省的三分之一;廣東客家地區茶產業約佔該省的二分之一;福建客家地區的茶產業約佔該省的三分之一。

2.客家人與茶產業密切關連的原因
  中國從五胡亂華以降,客家先民由於不願遭受異族的迫害,或躲避戰禍等因素,而不斷南遷;當時大多選擇僻處內陸、山多平原少的地區棲身。客家先民靠山吃山、墾荒種茶,從「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到適應環境逐漸演變為「逢客必住山,逢山必有茶」,源自中原的客家人不僅傳承了飲茶的習尙,生存所在的山坡地也較適合開闢茶園。

  其次,中原客家人在古時遷徙至山高林密、毒草叢生、濕蒸燠熱、被稱為「瘴厲之地」的南方,據說客家先民經常會出現類似中暑的症狀,客語稱為「閉痧」:輕者口舌焦爛、頭重眼花、便結尿赤,重者高燒頭痛、昏厥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客家先民因而以喝茶對抗,成了過去醫療落後的年代,客家人賴以抵禦瘴病的利器。

  此外,客家人素以熱情好客著稱,「以茶敬客、以茶會友;以茶爲禮、以茶敘情」早已成爲客家人生活的一部份,不僅是文化的傳承,更在南遷落腳過程中發展了茶業。

  客家人與茶產業密切關聯,也使得客家文化與茶息息相關,如唱山歌(茶山情歌、茶山對唱)、採茶戲、採茶燈等豐富的採茶文化,都是農業時代客家人生活的一部份。

3.客家原鄉的茶鄉與茶品
  「客家原鄉」指的是臺灣或其他海外客家人對故鄉的普遍稱呼,臺灣客家移民的原鄉,主要為今日中國廣東省東北以及福建省西南一帶,主要客家茶鄉包括廣東省梅州市(大埔大紅袍、鐵觀音、苦丁茶;平遠水仙與鍋叾茶;梅縣清涼山茶;蕉嶺黃坑綠茶與豐順馬圖茶;河源市的綠茶與潮州市饒平的嶺頭單欉;英德市紅茶。以及福建省的南靖丹桂茶、永春佛手茶、永定烏龍茶、詔安八仙茶與苦竹禪等。

4.臺灣客家人主要種植茶葉地區與茶品:
縣市 主要茶鄉與茶品
臺北縣 石碇美人茶
三峽龍井、碧羅春、蒸菁綠茶
桃園縣 龍潭鄉龍泉茶、龍泉美人茶、酸柑茶、紅茶、綠茶
楊梅鎮秀才茶
平鎮市金壺茶
新竹縣 關西鎮六福茶、紅茶、炒菁綠茶、蒸菁綠茶、柚子茶
湖口鄉長安茶
北埔鄉、峨眉鄉、橫山鄉東方美人茶
苗栗縣 造橋鄉、獅潭鄉、大湖鄉、銅鑼鄉、三義鄉、頭屋鄉的苗栗烏龍茶
頭屋鄉、頭份鎮、三灣鄉的苗栗椪風茶
頭份鎮、頭屋鄉酸柑茶
南投縣 國姓鄉、信義鄉烏龍茶
魚池鄉日月紅茶
高雄縣 六龜鄉六龜茶、喬木野生山茶
美濃鎮野生單欉佛手
宜蘭縣 冬山鄉素馨茶
大同鄉玉蘭茶
花蓮縣 瑞穗鄉天鶴茶、鶴岡紅茶、蜜香紅茶、蜜香綠茶、白牡丹、柚香茶
臺東縣 鹿野鄉福鹿茶、紅烏龍

5.客家人勤儉惜物締造的天價生態茶--膨風茶
客家人勤儉惜物創造的養生保健茶--酸柑茶

6.走過輝煌歲月的客家老茶廠

附錄:
吳德亮《客鄉找茶—兩岸客家茶文化》專書簡介:

  本書跳脫了一般人對「客家茶就是擂茶」的刻板印象,而是從千百年來,客家人不斷遷徙的過程中,所發展出來的豐富茶產業與茶文化之中深入探索。作者以田野調查的苦行精神,兩年來不斷勤走兩岸客家茶鄉,翻山越嶺找茶、採訪、拍照,一步一腳印地將兩岸客家茶文化,完整而精彩地呈現讀者眼前。

  本書作者是兩岸知名的詩人藝術家與茶藝家,多年來陸續出版了《風起雲湧普洱茶》、《台北找茶》、《珍珠奶茶完全攻略》、《台灣找茶》、《普洱找茶》、《普洱藏茶》等多本叫好又叫座的茶書;內容深入淺出、鉅細靡遺,配上生動活潑的文學敘述,與精彩繽紛的影像,把茶文化之美昇華於照片與文字上。為茶產業界與消費者之間,搭起條理清晰、簡而易懂的橋樑,專業而不枯燥。

  作者以詩人的心、畫家的眼、作家的筆,為客家茶重新定義:從節儉惜物成就的客家閃亮茶品、原鄉與臺灣客家茶鄉與茶品,到走過輝煌歲月的百年客家老茶廠、將茶葉推向國際的客籍茶人壺家;以及客家人為何與茶產業有如此密切的關連,其間所發展出的獨特文化現象等,都作了逐一深入的探討。作為全球第一本兩岸客家茶的導覽經典大書,或記錄客家茶產業的報導文學,在在都值得您一讀再讀。

  正如作者在自序中說「客語與閩南語都稱茶葉為『茶米』,顯然在先民的心目中,茶葉是等同稻米般珍貴,且滋養著所有大地的子民吧?客家人在不斷遷徙的過程中發展了可觀的茶產業,台灣的客家人更因節儉惜物,創造了全球獨一無二的東方美人茶與酸柑茶。身為客家子弟,從《臺北找茶》、《臺灣找茶》到《普洱找茶》,當然不能獨漏繽紛璀璨的客家茶業與茶文化了」。


 

瀏覽數